【医线先锋】忠县妇幼保健院2025年二季度优质护理服务先进护理单元与季度之星展示
在守护妇幼健康的征途上,总有一些温暖的身影,用专业的技能筑牢健康防线,用真诚的关怀传递医者温度。本季度,我院又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护理工作者和团结奋进的护理单元,她们以行动诠释责任,以合力彰显担当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同走近她们,感受这份来自护理团队的“星”力量与“团”温暖。
儿科是医院里最特殊的科室之一,面对的是一群不会 “说话” 或表达不清的小患者,背后是无数家长焦灼的目光。而我们的儿科护理团队,就像一群充满爱心的“守护天使”,用耐心、细心与专业,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。在日常工作中,她们始终把 “安全” 放在首位,严格执行查对制度,熟练掌握儿童急救技能,多次成功配合医生化解危重症患儿的险情。团队里的每个人都拧成一股绳,老护士带新护士传帮带,年轻护士主动学习新技术,形成了“比学赶帮超”的良好氛围。正是这份“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”的合力,让儿科不仅赢得了患儿和家长的一致好评,更荣获了本季度“先进护理单元”的称号。这份荣誉,是对她们“用爱守护每一个小生命”的最好见证。
儿科 郭红梅 护师
这是她在儿科护理岗位坚守的第五个年头,作为一名儿科护士,郭红梅深知孩子们的脆弱与敏感。她总是以温柔的话语、亲切的笑容,安抚着每一个生病的小天使。在日常护理工作中,她不仅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,更注重他们的心理需求。
有一次,一位小朋友因为害怕打针而哭闹不止,郭红梅并没有急于操作,而是耐心地陪着他聊天,给他讲有趣的小故事,还送给他一个可爱的小贴纸。渐渐地,小朋友的情绪稳定了下来,最终顺利地完成了治疗。这样的暖心场景,在她的工作中数不胜数。在业务能力上,她不断追求卓越。她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,熟练掌握了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要点和急救技能。在面对紧急情况时,她总能冷静应对,为患儿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。
产科 马孟华 护师
产科是迎接希望的地方,马孟华在这里坚守了6年,见证了无数个新生命的诞生。她说:“产妇生产时的每一声呼吸、每一个眼神,都在诉说着她们的紧张与期待,我们能做的,就是成为她们最坚实的后盾。”有位高龄产妇在分娩时突发宫缩乏力,情绪几近崩溃。马孟华一边紧紧握住她的手,用坚定的语气鼓励她:“你很棒,我们一起加油!”一边精准配合医生监测胎心、调整体位,指导产妇正确用力。经过合力奋战,宝宝平安降生,产妇拉着她的手说:“谢谢你一直陪着我,不然我真的撑不下去。”
从产前的胎心监护、孕期指导,到产后的母乳喂养指导、伤口护理,马孟华总能想在产妇前面。她的口袋里总装着一个小本子,上面记着每位产妇的特殊需求 ——“张女士对虾过敏”“李女士是新手妈妈,需要重点指导哺乳”…… 这些细微的关怀,让无数家庭在迎接新生命的过程中,感受到了如家人般的温暖。
中医科 曾孟龙 护师
作为中医科盆底康复组的组长,曾孟龙不仅是技术精湛的康复护理师,更是团队前行的 “领航人”。她深知盆底健康对女性产后恢复、生活质量的重要性,多年来深耕盆底康复领域,从评估到治疗,从手法到仪器操作,每一个环节都力求精准专业。有位产后 42 天复查的产妇,因盆底肌松弛出现漏尿问题,羞于启齿又焦虑不安。曾孟龙耐心倾听她的困扰,用模型演示盆底结构,细致讲解康复原理,制定了“电刺激+生物反馈+家庭训练”的个性化方案。治疗中,她总会提前调节好仪器参数,用轻松的聊天缓解产妇的紧张;治疗后,又手绘训练动作图,标注每日练习要点。三个月后,产妇完全康复,特意发来信息:“是你让我重拾自信,太感谢了!”
作为组长,她更注重团队能力的整体提升。每周组织业务学习,带领组员钻研最新康复技术;建立“个案讨论制度”,针对复杂病例共同分析方案;手把手带教新护士,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。在她的带动下,盆底康复组的服务满意度始终保持在 98%以上,成为许多女性患者口中 “值得托付的港湾”。她说:“盆底康复不仅是治疗身体,更是重建信心,我和团队要做的,就是让更多女性找回健康与尊严。”
无论是闪耀的个人,还是奋进的集体,他们都在用行动诠释着 “敬佑生命、救死扶伤、甘于奉献、大爱无疆” 的职业精神。这份荣誉,是肯定,更是激励。让我们向这些优秀的护理之星和先进单元致敬,也期待全院护理团队以他们为榜样,继续用专业与爱心,为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,让优质护理之花在妇幼保健院的每个角落绚烂绽放!